伊朗揚琴介紹

 

伊朗揚琴介紹

伊朗扬琴(波斯语:سنتور,拉丁转写:Santur)是伊朗传统音乐中的重要乐器,属于击弦乐器家族,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。它在波斯文化中拥有悠久的历史,并在中亚、西亚及南亚等地区的音乐传统中也有类似变体。


1. 历史与起源

  • 古代根源:桑图尔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波斯(今伊朗),最早的记录出现在萨珊王朝时期(公元224–651年)。其设计可能受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乐器的启发。

  • 传播与演变:通过丝绸之路,桑图尔传播至印度、伊拉克、土耳其、中国等地,衍生出不同的变体(如印度的山图尔、中国的扬琴、阿拉伯的桑图尔等)。

  • 文化地位:在波斯古典音乐体系“达斯特加赫”(Dastgāh)中,桑图尔是核心乐器之一,常用于独奏、合奏或伴奏。


2. 结构与材质

  • 琴体:桑图尔的共鸣箱呈梯形,传统上由核桃木、桑木或玫瑰木制成,琴面通常装饰有复杂的几何或花卉图案。

  • 琴弦

    • 琴弦按四音一组排列,传统桑图尔共有72根金属弦(现代变体可能略有不同),分为18组,每组4弦。

    • 高音区使用钢弦,低音区使用铜合金弦,通过调整弦长和粗细产生不同音高。

  • 琴码(琴桥):琴码为可移动的木制桥,用于分隔琴弦并确定音高,演奏时需精细调音。

  • 琴槌:演奏者使用两枚木制或竹制琴槌(称为مضراب, Mezrab)敲击琴弦,槌头可包裹毛毡或皮革以调节音色。


3. 演奏技巧与音乐风格

  • 技巧

    • 单音与和弦:通过交替敲击琴槌演奏旋律和伴奏。

    • 装饰音:运用颤音(Riz)、滑音(Glissando)和快速琶音等技巧增加表现力。

    • 即兴性:波斯古典音乐强调即兴演奏(آواز, Avaz),桑图尔演奏者需精通复杂的音乐模式(گوشه, Gusheh)。

  • 音色:清亮如泉水,低音浑厚,适合表现波斯音乐中细腻的情感与复杂的节奏。

  • 应用:常见于古典音乐、苏菲仪式音乐、民间舞蹈伴奏,现代也融入爵士、世界音乐等跨界创作。


4. 著名桑图尔演奏家

  • Parviz Meshkatian(1955–2009):革新桑图尔演奏技巧,将传统音乐与现代元素结合。

  • Nassir Heidarian(生于1963年):国际知名的桑图尔大师,致力于推广波斯音乐。

  • Fariborz Azizi:当代演奏家,擅长融合桑图尔与西方音乐风格。


5. 桑图尔与其他扬琴的差异

  • 与中国扬琴对比

    • 琴弦材质:中国扬琴多用铜弦或钢弦,桑图尔高低音区分更明显。

    • 音域:桑图尔音域更广(约3.5个八度),中国扬琴通常为4个八度但音色更明亮。

    • 演奏风格:中国扬琴注重快速轮音与华丽技巧,桑图尔更强调旋律的婉转与装饰音。

  • 与印度山图尔对比:印度变体琴体更大,音色更柔和,常用于拉格(Raga)演奏。


6. 文化意义与当代发展

  • 桑图尔不仅是乐器,更是波斯诗歌、哲学与精神表达的载体,尤其在苏菲神秘主义音乐中象征“灵魂之音”。

  • 现代伊朗音乐家通过电子扩音、融合摇滚/爵士等实验,推动桑图尔走向国际舞台。


若想深入体验桑图尔的魅力,可聆听经典专辑如《Persian Santur: Masterworks of Persian Classical Music》或观看演奏家Nassir Heidarian的现场表演。其音色如繁星洒落,完美诠释了波斯音乐的深邃与诗意。

聯絡表單